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九游网址
作者:思力来源:求是网2020-12-01 07:30:00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我国考古工作一开始就肩负着探究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任。多年来,考古发现不断用大量事实增信释疑,有力证明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滋养和坚实的学理支撑。
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政治眼光深刻阐明考古工作的地位作用,强调“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指出“必须高度重视考古工作,用事实回击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各种歪曲污蔑,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对进一步做好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
“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我国古代历史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比如,夏代史研究有很大进展,但还存在大量空白,因缺乏足够的文字记载,需要通过考古发现来证实其为信史;又比如,“三皇五帝”等史前人物,是神话传说还是确有其人?这些问题都是考古界的“未解之谜”,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问题都“需要考古工作去揭开谜底”,并对解答好诸如此类的问题作出部署:一是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加强考古资源调查和政策需求调研工作,提高考古工作规划水平;二是围绕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总体安排,集中力量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
“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考古学研究涉及地质、水文、岩土、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多学科联手合作,把考古成果利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提出明确要求:考古学界要会同经济、法律、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医学等领域研究人员,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要吸收最新史学研究成果,及时对我国古代历史部分内容进行完善,以完整准确讲述我国古代历史,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
“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存历史、延续文脉。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强调,“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针对如何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总书记提出6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二是在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的同时合理利用,使之充分发挥作用;三是健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制,把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四是制定“先考古、后出让”的制度设计和配套政策,对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不得使用;五是强化隐患整治,增强历史文化遗产防护能力;六是加强执法督察,规范举报流程,严厉打击文物犯罪。
“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论著大量涌现,学科体系日臻完善,重大科研项目攻关能力大幅提升,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新时代,厚植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考古学具有独特优势,迎来了大繁荣大发展的良好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包括探讨符合历史实际的人类文明特别是中华文明的认定标准,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对进一步加强考古能力建设,总书记提出,“要运用科学技术提供的新手段新工具,提高考古工作发现和分析能力,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对考古人才队伍建设,总书记提出,“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