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九游网址
何毅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一道,都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加以明确的重大政治概念,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就是那些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国家性质、从根本上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就要坚持和完善以下这些制度。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根本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制度是党和国家各领域各方面制度的“纲”,处于统筹、统领、统帅地位,是我国最重要最根本的制度。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哪有新中国的成立,哪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又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整套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发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在这个问题上出现失误错误,往往是灾难性、颠覆性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不断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形成了一套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制度规范和工作机制,并转化为国家治理的制度优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出更加强大的生机活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成就,把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显著优势放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显著优势的首位,旗帜鲜明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这其中贯穿的核心要义就是党的领导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全会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放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首要位置,突出了党的领导制度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根本制度定位,抓住了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使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具有了更强的制度约束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首先是党的领导制度需要与时俱进地不断完善和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立足于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明确提出6个方面主要任务,即: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就要把贯彻落实以上6个方面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方面下更大功夫,推动各级党组织、所有党和国家机构把党的领导全方位体现到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有效转化为国家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效能。
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根本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作为我国根本的国家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在中国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的产物。1871年3月在法国巴黎无产阶级革命风暴中建立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首次尝试。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巴黎公社的宝贵经验,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不能简单地运用现成的国家机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来代替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因此他们特别提出:为了把工人阶级团结起来进行革命斗争,需要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独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并充分发挥这个党在革命斗争中的领导作用。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进行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榜样。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民民主专政,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后,根据我国历史条件和具体情况,创造性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建立起来的全新国家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许多文件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中都明确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主张。在新中国成立前各革命根据地建设中,已经进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践探索。毛泽东强调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毛泽东还明确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科学内涵,指出“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新中国70年的实践证明,人民民主专政是符合中国国情、厚植于人民之中,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根本制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鲜明表达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这一国家根本制度的坚定意志。全会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并且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根本制度的重要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说,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全部制度安排和部署,都是对人民民主专政根本制度的坚持和完善。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根本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是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体系和国家政权组织体系的根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国体与政体、民主与效率的有机统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充分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根本制度的地位、特点、优势,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根本制度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和重要举措。
其一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保证各级国家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这是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要求,也是对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要求。换句话说,就是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同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和表达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统筹兼顾不同利益诉求,最大限度调动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
其二要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依法行使监察权,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保证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依法正确行使,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坚决排除对执法司法活动的干预;依法行使决定权,根据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讨论决定全国和本行政区内的重大事项;依法行使任免权,严格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选举和任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组成人员和有关工作人员。
其三要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一方面,各级人大代表要通过调研、视察、走访、代表之家、代表活动室、代表接待日、网络平台等方式和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反映群众诉求,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完善代表联系制度,支持和保证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其四要健全人大组织制度、选举制度和议事规则,完善论证、评估、评议、听证制度。根据党中央部署要求,总结实践经验,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完善人大组织体系、工作机制、议事规则方面的法律制度,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
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和武装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滋养下形成和丰富起来的,党的团结统一和强大战斗力是在马克思主义这个全党共同思想基础上凝聚和强大起来的。归根到底一句话: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部成就,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指引下取得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上升为一项根本制度,客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发挥的伟大历史作用,用制度形态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根本制度地位,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实现强党强国和民族复兴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为党和人民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要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这一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深刻体悟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真正把学习这一思想的收获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做好工作的理念思路、举措办法和科学方法。
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现在,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文化生态更加复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统领多样化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这就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不动摇,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诚于党、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这个要求很重要,也很有现实针对性。在这个重大问题上,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就按照解决这样性质问题的方式去解决,既要防止把学术观点问题特别是思想认识问题上升为政治原则问题,又要防止把政治原则问题淡化为学术观点问题或思想认识问题。
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根本制度
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党指挥枪”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一个显著优势,把“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项根本制度并作出科学部署,这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根本制度,发轫于南昌起义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的壮举,奠基于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的创造,定型于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丰富和发展于党领导人民军队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90多年来,这支人民军队经受过各种考验,经历了大大小小几百场战争,之所以艰难奋斗而不溃散,屡经挫折愈加顽强,高歌猛进决战决胜,最根本的就是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这样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说过:“所谓人民共和国就是人民解放军,蒋介石的亡国,就是亡了军队。”
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根本制度,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梦和强军梦的坚强保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面对国家安全环境深刻变化,必须与时俱进丰富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根本制度,这样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确保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更好应对前进中的风险挑战,更好服从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根本制度,最基本的是军队必须无条件地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权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人民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全国武装力量由军委主席统一领导和指挥,完善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的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各项制度规定等重大要求举措。这对于确保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具有根本作用。
归总起来说,党的领导根本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根本制度、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根本制度,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四梁八柱”中起着“主梁”和“顶梁柱”作用,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就要牢固树立“根本制度”意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只能巩固而不能动摇根本制度,只能完善而不能削弱根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