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层党建引领新时代乡村治理-九游网址
作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陈东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乡村治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必须立足新时代乡村的新变化新形势新要求,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关键,以制度为保障,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到乡村治理的各领域全过程。
新时代乡村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农村常住人口持续减少、城乡间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同时农村生产方式出现历史性变革导致农村的基本结构和社会关系出现裂变与重构,乡村治理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一是阶层分化问题。农村社会不同阶层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出现很大差别。新富阶层对土地的依存度降低,对村内事务关注度不高;中下阶层的农民多处于“半工半农”状态,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力较低。二是治理主体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转移加剧,许多农村出现村庄“空心化”现象。本该成为乡村治理骨干力量的年富力强、思想活跃的青壮年人群流向了城市,导致治理能人“缺位”。三是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个别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领导乡村治理的作用弱化;个别党员党性修养不强,初心使命意识薄弱,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发挥;一些村干部在涉及利益问题上存在优亲厚友现象,村民在公平正义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基层党建是改进乡村治理的关键所在
乡村治理是牵涉到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基层组织建设。其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乡村治理,关涉到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之间的互动和协同,关涉到农村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关涉到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基层党组织的任务就是实现有效治理。其二,基层党组织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改进乡村治理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党员、党员看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必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政策、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其三,确保新时代乡村治理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进行必须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乡村治理的微观组织基础已经发生悄然变化,一些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正在参与进来。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政治引领,全面贯彻党的主张,确保乡村治理的正确方向。
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对乡村治理的引领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必须充分发挥党建对乡村治理的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首先,加强和改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以增强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重点,加强农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突出政治功能,着力解决村支部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工程,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党员户挂牌活动。其次,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乡村治理体系。遵循乡村治理规律,尊重村民意愿,按照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要求,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治理体系。最后,建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运行机制。坚持县乡联动、以乡带村,增强乡镇党组织的统筹协调能力,发挥好乡镇一级的领导和服务职能,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基层。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保障村里事情由村民说了算,激发村民参与治理的热情。注重运用智能化、数字化手段,搭建新乡贤与乡村社会结构有机融合、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平台。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乡村文化娱乐活动,传承家风家训和传统美德,培育淳朴民风,弘扬道德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