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断增进人民文化福祉?-九游网址
编者的话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系统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充分发挥这一显著优势,夯实“中国之治”的文化根基?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如何不断增进人民文化福祉?本期观察版围绕这些话题进行探讨。
夯实“中国之治”的文化根基(人民观察)
孙来斌
核心阅读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发挥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强大引领和凝聚作用,形成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体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从13个方面系统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这体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深刻的文化自觉、科学的制度设计。我们要准确把握这一显著优势的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以制度优势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精神文化支撑。
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制度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发挥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强大引领和凝聚作用,形成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体系。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提出来,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关系我国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重大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离不开宣传教育,也离不开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为发挥制度保障作用、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提供了基本遵循。
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社会主义文化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是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着力推出更多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注重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切实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舆论引导能力属于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新要求,我们坚持党管媒体原则,着力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完善舆论监督制度、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中,我们按照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规律、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原则,不断探索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体现了党对新形势下文化创作生产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
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实践表明,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充分发挥其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的治理效能,能够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鸦片战争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唯有团结奋斗才能改变受压迫受剥削的命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彻底改变了一盘散沙的状态。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面对社会利益关系多样化,我们党用中国梦这个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凝心聚力;面对社会思潮多样化,我们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对网络舆论新形势,我们党着力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巩固了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精神文化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道德水平是人类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倡导“五讲四美三热爱”、做“四有”新人,有序推进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坚持德法相济、协同发力,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取得显著成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为弘扬,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单位不断涌现,时代楷模、英雄模范层出不穷,尊老爱幼、见义勇为、救死扶伤蔚然成风,全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彰显了制度的导向、激励、规范作用。
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我们党高度重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坚持用制度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结构、质量、品位、风格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精神文化产品需求的新变化,必然要求不断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制度的实施,助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文化产业不断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大幅提升,积聚起向上向善、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处于关键时期,尤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发挥优势与补齐短板相结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就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而言,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文化建设方面的根本制度、重要制度,充分发挥其在把方向、固基础、聚民心等方面的优势。着力补齐体制机制方面的短板,更好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切实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坚持不忘本来与面向外来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和精神动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要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历史智慧和经验,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筑牢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同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善于融通国外各种有益的思想文化资源,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使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在自我完善和发展中不断增强生命力和优越性。
坚持不断完善与严格执行相结合。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涵盖多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体系,必须通盘考虑、整体谋划,打好协同的“组合拳”。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需要在推进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同时,严格执行制度,使其真正落地生根。在准确把握制度的丰富内涵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更好凝聚思想共识、营造文化氛围,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作者为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适势求是)
高 鑫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人民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便利,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同时,当前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质量效率不高、规模不足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管理和保障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精神食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内容丰富、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是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内在要求加强统筹衔接,优化资源配置,凝聚各方力量,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推动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适时调整提高具体指标,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机制,加强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加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覆盖面。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加强对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引导、扶持和管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效率和品质。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搭建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平台,鼓励群众建设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阵地,发挥其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创新手段、提高效能。一方面,创新基层公共文化管理机制。发挥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健全民意表达和监督机制,引导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健全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加强公共文化大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处理,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群众文化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的匹配程度。另一方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机制。健全以效能为导向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将其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纳入科学发展考核体系。完善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研究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健全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通过文化专用装备、软件、系统的研发应用,搜集整理相关项目评价信息,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提供依据,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众满意度。
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制度。提高城乡公共文化的覆盖率和服务效能,需要着力解决城乡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人员数量和服务水平亟待提升、地方配套法律不够健全等问题,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制度。一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政府性基金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拓展社会资本发展空间,盘活社会存量资本,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来源。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等政策措施,支持包括文化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类文化机构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二是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创新意识的公共文化管理者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加强基层乡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支持乡土文艺团组发展,扶持农村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对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人才加大表彰奖励力度,提高薪酬待遇。三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体系。全面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依法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加强公共文化立法与文化体制改革重大政策的衔接,加快制定地方性公共文化服务法律规范,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法治化水平。
(作者为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观察者说)
商志晓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并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这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建设制度的辩证关系,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强化文化建设制度的价值引领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理想和精神高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树牢共同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之柱、力量之源。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创造一个个人间奇迹,靠的就是共同理想信念的凝聚和鼓舞。理想信念的确立和巩固不是自发实现、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过程。理想信念教育也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必须把这一教育作为基础性工程、战略性任务,做到常态化开展、制度化推进,将科学理论武装、正确价值引领融入其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内,从而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熔铸于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光明前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才能确保文化建设制度朝着正确方向、沿着正确轨道发展和完善,才能推动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需要强化教育引导,又需要加强制度规范、政策保障。如果说理想信念教育侧重于内化生成、通过主体自觉认同实现价值引领,那么完善有关法律政策体系则是强化外在规范、通过制度制定和行为约束来发挥作用。在坚持和完善文化建设制度的实践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内化与外化、教育与约束、思想引导与政策保障统一起来。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文化建设制度坚持和完善的各方面、各环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全领域,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就能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强失信惩戒。”这些举措都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文化建设制度坚持和完善、价值引领作用强化与彰显的重要领域和重要方面。诚信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又是文化建设制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诚信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着力解决诚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诚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讲诚信、重诚信、守诚信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文化建设制度的价值引领,归根结底必须紧紧依靠并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就一定能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