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网址 学习正当时 第一议题

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九游网址

时间:2021-04-15   来源:光明日报

  胡敏

  一部科学史,也是一部书写科学家精神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代代科学工作者立足祖国大地、根植中华文明、成就科学事业,用智慧、汗水和鲜血凝聚形成科学家精神这一丰碑,即“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这六个方面相互贯穿,相互支撑,既传承精神血脉,又蕴涵时代特点,是激励科学工作者攀登科学高峰、建设科技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进入新时代,踏上强国富民新征程,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新使命,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赓续老一代科学家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积极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事业。

  1.以爱国精神为灵魂,胸怀报国之志,增进人民福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厚植爱国精神,是科技工作者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生动展示了我国科学家矢志报国、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怀和优秀品质,是个人智趣、人生价值和国家使命在科学家身上的有机统一。

  格物致知是科学家的本性追求,但科学研究绝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任何真正的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都不是在远离现实的乌托邦中为科学而科学的单纯智力活动,而是在解决时代、国家、社会和人们面对的现实问题中不断发展的鲜活实践。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是科学家的责任与担当。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礼记·大学》就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列为“八目”。“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思想,是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科学家是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代表。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为建设新中国不懈奋斗的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代代新中国培养起来的杰出科学家,无一不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他们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鞠躬尽瘁、矢志报国,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彪炳史册的重大科技贡献,以实际行动为“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作出最生动注脚,谱写了精彩的人生篇章。

  2.以创新精神为禀赋,不断攻坚克难,勇于开拓创造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科学探知和科技创新也永无止境。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展示出我国科学家在科学探索中敢于登顶的志气、在科技创新中敢为人先的自信。既意味着要有在科学大道上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抵达光辉顶点的不懈韧劲;也意味着要有挑战前人所未知,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在屡败屡试中求真知的雄心壮志。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也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精神特质。在绵延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曾为人类发展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高温超导、纳米科技、人类基因组测序……基础科学领域实现一系列突破;“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探月工程、量子通讯、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高速铁路……工程技术领域取得大量世界领先成果。这些成就的获得,离不开一批又一批优秀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一代代科学家通过不断创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当前,我国科技事业加速发展,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但也要看到,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创造新产业、引领新发展的科技储备远远不够,产业还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军事、安全领域高科技方面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在新时代以科技创新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

  3.以求实精神为本分,追求科学真理,做事脚踏实地

  科学活动是探究事物本质和演化规律的过程,科研工作是不断观察、思考、假设、试验、求证、归纳的复杂过程,唯实唯真才是立足之本。我国科学家所展现出的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在于始终坚持独立思辨、严格求证的科学原则,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在于始终坚持立德为先、诚信为本的学术品行,彰显科学伦理的真善美。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科学先驱们演绎了不惧权威、敢于破壁的科学史话。在我国的科学家中,这样求真务实、探究真理的事例也举不胜举。屠呦呦带领团队数十年如一日,无数次试验,一次次失败,不断筛选、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发现青蒿素,让“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解决了全球数亿疟疾患者的困扰。张弥曼勇于向国外导师挑战,推动人类对生物进化史的认知进入新阶段。袁隆平经过多地多年试种,才给出海水稻也能在盐碱地里获得丰收的科学结论。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回忆自己跟随老一辈科学家研制“两弹一星”的激情岁月时说:“我至今记得科研楼走廊里‘三老’和‘四严’的标语——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严肃、严谨、严密。”“三老”“四严”就是求实精神的具体体现。

  4.以奉献精神为品质,不求浮华名利,坚守宁静致远

  古人讲,“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计较名利、不困于浮华,才能一门心思做好学问;只有心无旁骛,耐得住寂寞,才能宁静致远,做出突破性成果。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展示出科学家静心笃志、埋头治学,板凳甘坐十年冷、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初心与坚守,体现的是科学家高风亮节、无怨无悔的高尚人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更主要的是专注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而在某个领域形成优势。”科学研究是长期的事业,有其自身规律,特别是一些基础研究投入大、周期长,甚至从成果诞生到得到广泛认可,需要经受很长时间考验。因此,推动科研进步尤其是创造一流科研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坚持不懈、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方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许多优秀科学家能成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就在于能够长期勤奋钻研,不因困难退缩,不慕虚荣,不计名利。邓稼先一生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默默奉献;黄旭华30年“水下长征”,为研制核潜艇无怨无悔;王选历经18年,把全部精力投入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研制,几乎放弃所有节假日,功成名就后把所获奖金全部捐赠或设立人才奖励基金,自己却俭朴节约,手表修了多次也不买新的,一副眼镜更是戴到去世;张伯礼带领研究团队奔赴武汉抗疫一线,关键时刻以多年临床经验指导科学抗疫,他说,“科学研究是一个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创新事业”。正是这些科学家埋头科研、无私奉献,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树起一座座历史丰碑。

  5.以协同精神为支撑,发挥群智群力,实现联合攻关

  科技领域协同攻关,既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之必然,也是当今学科融合加速、创新要素集聚、科学研究集成所必须。我国科学家展现出的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蕴含了强化跨界融合、倡导团队精神、建立协作机制的重要性,凸显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利于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推动关键领域集中攻关。

  现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其发展的深度、广度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各学科间不断交叉融合、多技术多产业跨界融合正成为常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品、技术、信息、数据、人才等要素流动更为频繁,国际国内科学家之间、科研机构和政府之间、产学研用各部门之间在重大科技项目中日益需要加强合作、推进协同、促进融合。事实上,集智攻关、团结协作始终是我国科学界的优良传统。20世纪50年代,杨振宁、李政道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并最终在吴健雄的实验下得到确证,就是科学史上一则集智攻关的佳话;为找到抗疟新药青蒿素,60多家单位、数以千计的科研工作者参与523个项目,艰苦攻关13年,终得所愿;为实施“两弹一星”工程,无数科技工作者隐姓埋名、投身戈壁,付出青春甚至生命,铸就大国重器,奠定国防基石;为编纂《中国植物志》,80多家单位、300多位作者、160多位绘图者,历时45年最终完成。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高铁研发、北斗导航、载人深潜、fast天眼工程等,都是依靠团队联合攻关、发挥群智群力集体智慧的结晶。

  6.以育人精神为风尚,注重学养传承,砥砺后人奋进

  历史上伟大科学家的魅力和胸怀以及年轻人的努力和超越,对一个学科甚至一个学派的发展至为关键。科学是一项承前启后、不断超越的伟业,是甘当人梯的前辈和不断超越的后辈教学相长的过程,人才资源在科技创新中有着最优先的位置,育人关乎科技事业长远发展。我国一代代科学家在潜心研究的同时,把发现、培养、举荐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责任,言传身教,慧眼识英,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为科学事业可持续发展培养人才。这种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体现的是科学家们为事业发展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和历史担当。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多年来,我国科学家不仅以自己的勤勉和学识为国家科学事业作出不凡业绩,更是甘做“铺路石”,勇当领路人,为一代代青年才俊接续成长、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钱学森是中国航天早期人才培养的开拓者,他自编教材,亲自为大学生和青年科技人员讲授“导弹概论”“星际航行概论”课程,作为主要负责人开办力学研究班,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导弹和航空航天专业人才;气象学家竺可桢在学术生命最旺盛的时候,觉得办教育更为重要,就到浙江大学去担任校长,并培养出中国第一批气象学家;吴征镒在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感言:“我愿做垫脚石,让后人继续攀登高峰。”正是由于一代代科学家发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我国科技事业才得以薪火相传、人才辈出。

  (作者:胡 敏,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副社长)

网站地图